close

 

總舖師-poster

所謂「民以食為天」,人民以食物為生存的根本,食物對我們的重要性不在話下。中華飲食文化一向博大精深,天空飛的、陸上爬的、地上走的、水中游等,全都能搬上桌。在台灣飲食文化中,曾盛行並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辦桌文化,「辦桌」即一般所稱的「外燴」,由廚師到客戶指定的活動地點備餐,並安排完整宴席服務的一項活動,而當中負責主辦桌的廚師就稱為「總舖師」。

在過往國片當中,較少有中華飲食文化的題材,而當中的辦桌文化,由於常伴隨著婚、喜、慶等熱鬧活動出現,而多半脫離不了人情味的範疇。當這些要素與電影相結合,處理得宜自能與觀眾產生共鳴,如今,號稱史詩喜劇電影的「總舖師」,在透過煎煮炒炸等各種料理方式下,將我們熟知的人情味,再度賦予全新樣貌。 

總舖師-1  

以辦桌文化為題材的總舖師,故事敘述20多年前,台灣辦桌界三大總舖師各自稱霸台灣北、中、南,分別為憨人師、鬼頭師與蒼蠅師,但人稱「人、鬼、神」的三位,卻隨著時代變動,辦桌文化勢微,漸漸地凋零失去舞台。

蒼蠅師想將家傳手藝交給獨生女詹小婉(夏于喬飾),無奈只想當明星的小婉,卻逃避如同家業的廚師工作。然而好景不常,一心想逃離油煙血水的小婉仍被迫面對人生巨大的挑戰與使命,在試圖接手總舖師一職後,也意外地喚醒了與逝去父親過往的親情回憶。 

辦桌文化一向固有人‧情‧味三大特色,「總舖師」也特別地在這三者上予以強調與闡述。

總舖師-2  

在「人」方面,除了不同的角色自然有不同鮮明的個性外,無論是為了老年結縭的夫婦,抑或是吳念真所飾的憨人師說過的:「沒有那個古早心,怎能煮出古早味?」等,過往強調總舖師生意所賺的是與客人、與親朋好友之間的認同感,用「給家人」的心,創造每道蘊含「古早心」的「古早味」料理的觀念,都鉅細靡遺地呈現在大螢幕上,透過辦桌飲食,也漸漸拉近了彼此陌生的距離。

在「情」方面,小婉與父親間的親情、鬼頭師對於料理的熱情,抑或是料理醫生(楊祐寧飾)對於美食(番茄炒蛋)的鍾情等,許多大大小小情感都一應俱全地在總舖師中流露,徹底激盪觀眾不同心靈感受。

在「味」方面,常說食物講求色香味俱全,不論料理手法也好,食材形體也好,味蕾品嘗也好,甚至是老師傅傳承下來的食譜筆記也好,在「總舖師」中皆活靈活現地翻弄著,透過影像化的視覺饗宴,觀眾得以咀嚼體會美食的箇中韻味。 

在人情味的特色顯現外,「總舖師」另一玩味的地方便在於其對於社會現象之剖析。時下諸多原先較為嚴肅的社會議題與要素,在片中皆以幽默詼諧方式提及。

總舖師-3  

例如:現今多半家庭會聘請照料老者的新住民籍看護,隨著長年的陪伴,竟黑酐仔裝醬油地如此精通辦桌菜;新興的網路勢力,也透過片中「召喚獸」一詞傳達網路號召力量;遊民的無奈與辛酸,更透過憨人師的仗義掌廚為其發聲;無所不在的詐騙集團,則以顛覆舊有的形象,風趣地展現心中的良善面;種種常在媒體中探討到的社會亂象與軼聞,在形同社會觀察家的導演陳述下,再再讓「總舖師」有另一值得深省與迴響的地方。 

整體而言,「總舖師」煎煮炒炸出多盤好菜,以簡單的劇本作為主幹,輔以複雜多元之面向,並透過較為親近的喜劇手法,藉此與觀眾產生共鳴。

總舖師-4  

然而,片中仍有些許值得再補強的部分:片中一幕有以壁畫的方式娓娓道起總舖師這份職業的過去與意涵,從中得以讓觀眾清楚明瞭之,但在劇情表現上,卻無如同介紹內容般地呈現出來,換言之,過往總舖師一家一家趕場做流水席的辛苦精髓,在片中卻用簡單俗套的辦桌大賽取代,後期評審的評判風格表現,也易讓人聯想到周星馳電影「食神」,不免有貧乏重疊之嫌。

曾提及到的「人、鬼、神」之稱的三大總舖師,由於不是故事敘述重點,一些細節上明顯地點到為止,要從台灣由南到北貫穿代代傳承古早心的野心,也因此受到影響而削弱不少,是其可惜的地方,或許上一輩完整故事的交代,豐富性會勝過後期新一輩較為單調的故事主軸。但無可厚非地,「總舖師」的確具有相當份量的喜劇舒壓能量。


散場貴重物品值(超值=5個):

 

arrow
arrow

    散場二三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