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- poster

 

青少年的成長故事似乎是許多電影題材能見度高的一種,不論是這時期的中二、偏執,充滿各種天馬行空的奇幻奇想,還是抑鬱不得志的悔恨等,千變萬化的心路歷程,自然綻放出迥異的人生小劇場;尤有甚者,歸類於這種類型的故事主人翁,偏偏又多是演繹空間極大的典型怪咖,弱不禁風、粗框眼鏡、富有一身才能但就是不得人疼是為男生;小隻肥嘟、穿著邋遢、聰明善解人意但就是毫無女人味則為女生。

在關鍵的身心靈發展階段,鬱悶總是突如其來報到,輕則自立自強,相信總有一天海闊天空;重則可能就像《女孩愛愛日記》中的少女米妮,沉溺於禁忌般的性愛,藉以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,以及自身迫切被需要感,看似弔詭的性啟蒙一事,實際上一點也不奇怪;轉大人必經的滋味,莫過於此。 

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- 2

在日舞影展與柏林影展亮相的《女孩愛愛日記》,不僅獲得不少好評,還獲得日舞影展最佳攝影,更一舉摘下柏林影展世代單元最佳劇情片,並獲棕櫚泉影展值得關注導演的肯定,受盡各界矚目,有賴於其誠實、幽默且細膩般刻畫出懷春少女的私密角落。

年代舊金山,身材豐潤的15歲少女米妮慾望滿溢,她將心事露骨而詳實地紀錄在錄音機裡,並轉繪成一幅幅生動畫作。原來,所言所繪是她與母親男友沉迷於身體歡愉的祕密,和愈加開放的性探索,在愛戀糾纏與成長體驗間,成人得面對責任的無能與懦弱也襲擊而來。根基於自由風潮、性解放革命的1970年代,《女》片開場便以米妮的辛辣自白,告訴觀眾她初嘗禁果,乍看之下直來直往,一股腦兒宣洩出庸俗感,殊不知這正是《女》片最珍貴、通俗中見獨到的一面。 

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- 1

《女》片為演員出身的女導演瑪麗艾海勒(Marielle Heller)第一部處女作,演而優則導地將圖文作家菲比格勒科納(Phoebe Gloeckner)筆下自傳色彩濃厚的圖文小說,轉化成獨樹一格的影像作品,從七年代美國西岸性開放的氛圍、青少女鉅細靡遺的早熟慾望,以至渴望被愛、被接納的心境一一闡述,青少女固有的躁動與不安,都在和母親男友發生性關係後,有了極大轉變,殊不知經歷了玩火般的初體驗,也讓她試圖釐清青春、性萌芽的可能,甚至是現實世界的運作方式,尤有甚者,更陷入毒品的危險深淵。

藉由一名女孩坦率、堅定地自述性經驗與感受,《女》片無非巧妙帶出少女發育時所面臨的欣喜與困惑,對著麥克風私自錄下的獨白,或多或少喚醒你我有關自主性的部分記憶,可想而知,成人世界的紛紛擾擾,有時還遠不及小孩的成熟懂事,遑論還是從一個年僅15歲的女孩換來的教訓,強悍的勇氣和直白的心聲,似是不可或缺的成長印記。

The Diary of a Teenage Girl - 3

既改編自圖像小說,不難預料劇中穿插不少色彩繽紛的動畫景象,奇異花朵與扭曲線條的人事物,豐富襯托出米妮異想世界中的浪漫聯想,並勾勒出內心殘缺的一刻,對於愛的害怕、自卑和祈求,都在幻想裡有了暫時的依靠,無疑也為這篇寫實的成長寓言,增添一股虛幻的無窮魔力。想當然耳,在相似的成長電影中,《女》片通篇不以批判眼光審視,而以風趣的影像魅力,緩緩形構出少女對性、對愛和對藝術的覺醒,且不淪為說理教條,實屬難得。

仰賴手繪風格之餘,演員角色表現上也極為深刻;來自英國的貝兒(Bel Powley),在鏡頭前毫無扭捏、不造作的演出,將女主角的孤絕與情慾詮釋得相當到位,幾近現實生活中,異常迷失的男男女女;主要與其對戲的亞歷山大·斯卡斯加德(Alexander Skarsgård),也同樣將男主角的私欲與脆弱,呈現得令人咬牙切齒;就連多擔任喜劇舵手的克莉絲汀·薇格(Kristen Wiig),也適時收起搞笑本領,改以放蕩不羈的豔麗路線,徹頭徹尾展現糜爛樣貌,三者優異產生的化學效應,無形中讓這場斬不斷理還亂的畸戀,顯得格外動人。

 

散場貴重物品值(超值=5個):

arrow
arrow

    散場二三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