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mmy - poster

 

親情,或許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情感,天生下來的血緣關係,無形中讓彼此產生羈絆,尤以母親對孩子無悔付出的愛,最是人類情感極致的表現。儘管在孕育過程裡,並非所有孩子都能如雙親期待般,一路順遂成為該成為的人,若碰到特殊狀況的叛逆孩子,當然又得另當別論;然而,血濃於水的不變真理,仍會為這段起伏不定的情感,找到最適切的答案。

 

母子間看似稀鬆平常、日常生活再普通不過的互動,在影像元素重新調配下,往往會還以強大的後座力,情感豐沛已是基本盤,輔以超吸睛的呈現形式,便能誕生出使人著迷,甚至令人無法自拔的作品;我想,《親愛媽咪》扎扎實實做到了這點,從首部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《聽媽媽的話》震驚國際影壇開始,年紀輕輕就展現全方位才華的札維耶·多藍(Xavier Dolan),這次又再度賦予親情題材,永恆難忘的偉大母愛。

 

Mommy - 1

 

以虛構的「S-14」條款破題,不需經由孩子同意,不論是法律或是道德層面,都允許父母可以將行為不當,或具高危險性的孩子送往公立醫院,《親愛媽咪》直接提示故事後段發展的可能。單親媽媽戴安娜,獨自辛苦撫養具有暴力傾向的過動兒子史提夫,常常擔心兒子惹事生非,雖然史提夫迫切想表達對媽媽的愛,但兩人關係劍拔弩張,不時遊走於爆炸邊緣;新搬來的鄰居凱拉,意外暫時舒緩母子間失衡的緊繃狀態,三人關係也漸漸有了意想不到的發展。

 

母子關係形同囹圄,因第三者的介入有了宣洩的出口,三人行的互補琢磨,更散發出迷人的化學韻味,沒有學歷文憑,身無分文只力求生存的母親,有著過動暴力傾向和社交等問題的兒子,以及因語言障礙而說話結巴的凱拉,清楚了解三人各自的缺陷,因交會相容有所好轉,除了作為可愛療癒之處外,亦成就本片黃金三角的立足點。

 

Mommy - 2

 

一部引起熱烈迴響的電影,題材與內容固然引人入勝,不可小覷的成功關鍵,莫過於影片的方式,演員走位、形式美學、攝影機運動、配樂選材與掌控到剪接技法等自是不在話下;同樣地,《親愛媽咪》操控得相當精準,捨棄時下普遍的寬銀幕,改採11有如智障型手機的窄螢幕,既擺脫傳統電影觀賞的既定框架,又不失影像縮減後的力道,無疑為猶如驚世駭俗的多藍,對這個自拍世代所作出的最佳辯證。

 

打從影片第一幕開始,就刺激到觀眾思考電影形式的無窮潛力,空間縮小、視覺窄化,就連人地景物也無法容納更多,反而更能聚焦在角色的表演與動作上,情緒與臉部表情清晰亮眼下,戲劇密度也就提高了。從在寄宿學校縱火燒傷同學,返家與母親吵得不可開交,爾後受凱拉協助於家中自學等,本片幾全以窄螢幕貫穿一切,皆象徵母子失序的生活困境;但是,寬螢幕卻兩度恢復,史提夫於馬路上反手一拉,以及戴安娜對兒子學業、事業與家庭有成的失焦幻覺,意謂著生命的改觀與美好,兩者間遊刃有餘的變換手法,無非最讓人驚豔讚嘆。

 

Mommy - 3

 

可想而知,在大螢幕觀看小螢幕比例的《親愛媽咪》,反差帶來的愛意衝擊甚是經典。除此之外,電影選用的音樂也明顯經過設計,好比三人共舞合唱席琳·狄翁(Céline Dion)的〈On ne change pas〉,恰似對愛的渴望與忠貞;片尾拉娜·德芮(Lana Del Rey)的〈Born To Die〉,也照應了母子糾結的現狀,不得不為現實心碎,即使整體選曲多為大眾通俗,數量眾多稍嫌芭樂,但以音樂渲染並帶動角色心境,首首精確命中下,仍舊瑕不掩瑜。

 

一段隨口的揪心對白,兒子「我怕你有一天不愛我了。」與母親回答的「母親不會一覺醒來就不愛自己的孩子,唯一會發生的事,是我會越來越愛你,而你會越來越不愛我。」不但點出真摯的母愛情誼,更淬鍊全片宗旨:有時候,愛也無法拯救一切。最終依依不捨的告別戲碼,不矯揉造作的複雜演出,也再再娓娓傳達,能將這兩種殘缺恐怖的生物緊緊相連的,永遠是母子間無盡的愛。

 

 

散場貴重物品值(超值=5個):

arrow
arrow

    散場二三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